这边整理一些过去历史上曾经有的影响因素,
而实际上油价构成很复杂,要预测并不容易。
工业发展国家(OECD)是全球最主要的原油需求国,
里面包含英法德义日美等等国家,其中美国需求最大,其次是欧洲,接下来是中国。
一般来说经济成长的状况会与未来对原油的需求量成正比,
例如2008年金融海啸时,因为对未来经济的悲观让原油需求量预期下降,造成油价大跌,
不过大多数时候经济的预估都是很粗略的数字,因此只能大方向上参考。
在OPEC的官方网站可以找到每期发布的报告,其中会提到OPEC本身的预期状况。
从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与非OPEC国家的生产量,可以评估预估的供给量,
目前OPEC的12个成员国就占了总供给量的3成。
非OPEC国家中,产量大的是美国、俄国、加拿大、中国等等。
OPEC国家的产量很重要,是因为它们的储量和开采成本都极低,
当油价下跌或需求减少时,如果高于石油开采成本,该产地可能就会停产,
不同的原油产地的开采生产成本高低不同,
中东地区及俄罗斯最低约是10~20美金/桶,而美国或其他地区开采成本则是30~60美金/桶以上,
因此生产成本本身就会限制原油的供给。
在OPEC官网可以看到他们的预估报告,包含供给(supply)、需求(demand)、库存变化(stock),
不过我自己觉得这些预估蛮线性的,仅供参考。
当发生战争、禁运、增产、减产等因素,也都会影响到油价,
例如而油价下跌时,OPEC国家会倾向联合减产控制供给,来刺激油价上涨,
由于非OPEC国家的生产量也占总量7成,因此这种刺激不见得必然有效。
实际上政策影响造成最终的方向并不一定,
例如战争虽然可能导致油价上涨,但也可能造成OPEC因此决议增产造成油价快速下跌。
过去在1973、1980、1990都曾发生石油危机:
1973年以阿战争:
中东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来打击以色列及欧美国家,造成油价大涨。
1980年两伊战争:
油价大涨。后来于1988年战争结束,油价回跌。
1988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油价暴涨,后来OPEC达成协议增产,油价才迅速回跌。
2020年最新的则是石油国家调降价格,以及COVID-19疫情影响让全球原油需求下降,
导致油价大跌,甚至原油期货出现负数,目前未平稳。
在能源上替代品上,太阳能、风力发电、核电厂、电动车等新式的能源提供方式,
以及从黄豆油提炼燃料油,都可作为原油的替代品。
替代品生产成本并不低,
然而当油价高涨到一定的程度,或是替代品的生产成本随技术改善下降,
这时替代品就会相对便宜,对原油的需求就会减少。
因此油价的确会存在着一个天花板,
即使需求大、供给缺乏,也不可能无限制的上涨。
目前原油主要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因此美元的变动或预期也会对油价产生影响。
美元指数的趋势与油价在历史上有时会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美元指数下跌时油价通常上涨,但并不是绝对。
油价上涨会促使通膨加剧、需多民生用品也会上涨,通常都是这种状况,
不过反过来,对未来高通膨的预期也可能会造成油价上涨,
从下图可以看到,两者的相关性很高,
不过与其说有因果关系,不如说比较像同时指标。
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研究历史的油价数据时,不能直接看价格的走势图,
要看把通货膨胀也考虑进去调整后的走势图比较有参考价值,
因为今天油价100元,不等于50年前100元的购买力,
调整后才能得到比较有意义的价格走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