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168

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

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

S&P500股票指数乃是由美国McGraw Hill公司,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之指数,以1941至1943这段期间的股票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80 以上,且在选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货一推出,就极受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量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针。

指数成分股的增减原则可说是指数的精随所在,S&P500指数以保留500支成分股为前提,维持一增一减。

S&P's 500史坦普指数

标准史坦普500指数是退休基金经理人及法人评估投资组合的基石。这指数是根据美国上市股票前500大公司所编列的,其市场总值占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总额的80%左右。而标准史坦普500指数期货是以标准史坦普500指数为标的物,其指数期货的总交易量占美国指数期货总交易量的90%以上。

指数基础:400家工业股、40家为公用事业股、20家为运输股、40家为金融股。

E-Mini迷你标准史坦普500指数期货

由于标准史坦普500指数期货契约总额的额度过高,大大限制了普通投资人的参与意愿。因此于1998年9月9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便推出一个相关性非常高的迷你标准史坦普500指数期货,使其普遍性更为广泛。迷你标准史坦谱500期货仍是以标准史坦普500指数为标的物,但契约价值已由原先250美元乘上指数期货,下降为50美元。

增加个股的考量原则有六项:

  1. 市值-由于S&P500为市值加权型指数,因此个别公司在其产业 域的市值大小成为考量的第一要素。
  2. 产业-考量产业是否在美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资本化-分析股票在外的流通程度,避免遭少数团体操控。
  4. 交易-分析个股每日、月、年的交易流动性,及股票的正常效率化。
  5. 基本分析-追踪公司的财务及营运状况,以维持指数的稳定度,并将变动减至最小。
  6. 新兴产业-若有新的产业不在原本的分类中,但其条件符合以上5项标准,则可考虑加入。

减少成分股考量因素有四项:

  1. 合并-公司合并后,被合并的公司自然排除指数外。
  2. 破产-公司宣告破产。
  3. 转型-公司转型在原来的产业分类上失去意义。
  4. 不具代表性-被其它同产业公司取代。

S&P500指数期货是以S&P500指数为标的物的合约,为美国最受投资人认可的股票指数期货商品之一,但由于契约总额的额度过高限制了一般投资人的参与意愿。因此于1998年9月9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便推出一个相关性非常高的迷你S&P500指数期货,使其普遍性更为广泛。迷你S&P500期货仍是以S&P500指数为标的物,但契约价值已由原先250美元乘上指数期货,下降为50美元,且其交易方式以电子交易为主。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3/09/content_5513285.htm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投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