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168

何为指数型基金

何为指数型基金

何为指数型基金

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指数型基金费用低廉,该基金的核心运作方式是跟踪相应的指数,因此了解、分析对应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购买指数型基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开户银行或者基金公司进行购买;另一种是通过股票账户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购买。指数基金起源于美国,第一支指数基金由富国银行发行。

在选择任何基金时,基金公司实力都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指数基金也不例外。虽然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式投资,运作较为简单,但跟踪标的指数同样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计算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够更加紧密地进行跟踪标的指数。

优点

指数基金可以战胜证券市场上70%以上资金的收益。在美国,指数基金被称为“魔鬼”,其长期业绩表现远高于主动型投资基金。

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数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1.3%,超过了市场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取得了37%的增长率,超过了市场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6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23%,又一次超过了市场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三年加在一起,市场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长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率,

有效的规避金融市场的非系统风险:由于指数基金分散投资,任何单个股票的波动都不会对指数基金的整体表现构成大的影响,从而规避了个股风险。

交易费用低廉:由于指数型基金一般采取买入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其股票交易的手续费支出会较少,同时基金管理人不必非常积极的对市场进行研究,收取的管理费也会更低。低廉的管理费用在长期来看有助于更高的投资收益。

投资透明,可有效降低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指数基金完全按照指数的构成原理进行投资,透明度很高。基金管理人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判断来买卖股票,这样也就不能把投资人的钱和其他人做利益交换,杜绝了基金管理人不道德行为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缺点

扭曲基准指数中证券的价格:对于所在的金融市场而言,如果运用指数化策略的基金过于庞大及其带来的羊群效应(Herding Effect)有可能扭曲证券价格,降低证券市场的资源分配效率,特别是当相应指数进行股份调整的时候。

降低市场有效性: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不主动的判断被投资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也不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配置资金资源,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

指数基金有赖于积极投资者来进行价格发现:当积极投资者在一个市场里过于稀少,或没有在市场上达成有“有效市场假设”,那么,通过积极管理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将超过指数基金的回报率。指数化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同一市场内积极管理者是否完整吸纳了已知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指数基金行业有寡头垄断倾向:当一个管理指数基金的系统被建立后,可以被运用于不同规模的资金,并且越被用于管理大规模资金,它的单位基金成本优势越明显,所以指数基金行业有寡头垄断倾向,不利于指数基金行业内的竞争。积极管理的基金则没有这个问题,许多积极管理的基金经理把过大规模的资产当作妨碍他们获取超额利润的障碍。

参考资料

http://www.zhimeng.com.cn/question/3919.html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8C%87%E6%95%B0%E5%9F%BA%E9%87%9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投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