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是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由普尔先生(Mr Henry Varnum Poor)于1860年创立。标准普尔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
标准普尔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现的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和为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等一系列指数。其母公司为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
标准普尔500指数英文简写为S&P 500 Index,是记录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一个股票指数。这个股票指数由标准普尔公司创建并维护。标准普尔500指数覆盖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国主要交易所,如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交易的上市公司。
与道琼斯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风险更为分散,能够反映更广泛的市场变化。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3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标准普尔(S&P)作为金融投资界的公认标准,提供被广泛认可的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标准普尔提供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中,标准普尔12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分别成为全球股市表现和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该公司同时为世界各地超过220,000家证券及基金进行信用评级。标准普尔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资讯品牌与权威的国际分析机构。
标准普尔的服务涉及各个金融领域,主要包括:对全球数万亿债务进行评级;提供涉及1.5万亿美元投资资产的标准普尔指数;针对股票、固定收入、外汇及共同基金等市场提供客观的信息、分析报告。标准普尔的以上服务在全球均保持领先的位置。此外,标准普尔也是通过全球互联网网站提供股市报价及相关金融内容的最主要供应商之一。
标准普尔通过全球18个办事处及7个分支机构的来提供世界领先的信用评级服务。如今,标准普尔员工总数超过5,000人,分布在19个国家。标准普尔投资技巧的核心是其超过1,250人的分析师队伍。世界上许多最重要的经济学家都在这支经验丰富的分析师队伍中。标准普尔的分析师通过仔细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所有评论及分析的方法都是一致和可预测的。
标准普尔的实力在于创建独立的基准。通过标准普尔的信用评级,他们以客观分析和独到见解真实反映政府、公司及其它机构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并因此获得全球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标准普尔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860年成立以来,标准普尔就一直在建立市场透明度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年欧洲的投资者对于自己在美国新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资产需要更多的了解。这时,公司的始创人普尔先生(Henry Varnum Poor)顺应有关需求开始提供金融信息。普尔出版的各种投资参考都是本着一个重要的宗旨,就是“投资者有知情权”。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内人士千挑万选最终还是认定标准普尔独立、严格的分析及其涉及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等投资品种的信息是值得信赖的。标准普尔提供的重要看法、分析观点、金融新闻及数据资料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基础的主要部分。
标准普尔是创建金融业标准的先驱。它首先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评级:证券化融资、债券担保交易、信用证、非美国保险公司的财政实力、银行控股公司、财务担保公司。股票市场方面,标准普尔在指数跟踪系统和交易所基金方面同样具有领先地位。另外,该公司推出的数据库通过把上市公司的信息标准化,使得财务人员能够方便的进行多范畴比较。标准普尔一系列的网上服务为遍布全球的分析、策划及投资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协助。
标准普尔等国外股票指数只适用于所在证券交易市场,更何况中国的股市与国外股市没有任何联动性。
标准普尔500指数-减少成分股考量原则
1.合并-公司合并后,被合并的公司自然排除指数外。
2.破产-公司宣告破产。
3.转型-公司转型在原来的产业分类上失去意义。
4.不具代表性-被其他同产业公司取代。
股票指数期货由于组成份子太多,影响的因素自然也不少,不过主要因素仍与其他金融商品差不多,如经济、通膨、政治等,只是股票指数多了个别成分股的因素。
经济成长对股票指数十分重要,因为股票指数的强弱,主要是依靠成分公司的获利愿景而定,整体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若是成长,上市公司的获利自然较佳,在整体获利提升下,股市也会随之上扬,进而反映在股票指数上;而在经济衰退当中,即使一些企业仍然能够获利成长,但整体而言,平均获利率将会下降,会不利于股票指数的表现。因此,股市可视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橱窗,相对比较下有成长空间,就会吸引国际资金的投入,进而造就荣景;相对的一但成长有警讯出现,自然也会带来立即的冲击。
通货膨胀会侵蚀名目获利率,因此各国央行均将对抗通膨视为首要的任务。当通膨上扬时,央行通常以调高利率,紧缩银根来因应,而此会使企业调度成本增加,获利相对降低,再加上资金回流金融体系,使得股市动能减少,因此对股票指数的表现有抑制的效果。反之若通货紧缩时,央行会降低利率释出资金,无形中促进消费,带动厂商扩充生产,当然会使得股市表现较佳。但是强力资金的释出需要时间来发酵,所以股市的反应时间往往非立即显现。
政治因素并不仅限国内,在现今国际村的环境下,一个区域的动乱,往往影响到的不只是区域内的国家,而是整个世界都会受其牵连。如波湾情势紧张,带动油价的不稳定,使得各国经济皆产生负面的影响等。另外因为国际资金反应的效率化,使得一个国家的利空,有时也会成为另一国家的利多。
政府财政措施(如美国减税、中国开放股市等)、汇率变动、个别股票的表现等都会影响到指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